內容簡介
這本書,談楊煉的血統——第一代可與漢族通婚的滿蒙祖母。
這本書,談楊煉的家世——吉祥戲院少東家的父親與上海電影世家的母親。
這本書,談楊煉在文革時的戀愛、階級鬥爭。
這本書,談楊煉在北京、在紐約、在紐西蘭、在德國,在世界各地的漂泊。
這本書,談楊煉與艾倫・金斯堡、蘇珊・桑塔格、阿多尼斯、高行健等當代大家的交流。
這本書,談楊煉不斷煉字煉意,不斷探察自我內在的幽暗。
這本書,談楊煉或許曾離散於中國,卻從未離散於中文的書寫、創作與生活。
這本書,談楊煉的家世——吉祥戲院少東家的父親與上海電影世家的母親。
這本書,談楊煉在文革時的戀愛、階級鬥爭。
這本書,談楊煉在北京、在紐約、在紐西蘭、在德國,在世界各地的漂泊。
這本書,談楊煉與艾倫・金斯堡、蘇珊・桑塔格、阿多尼斯、高行健等當代大家的交流。
這本書,談楊煉不斷煉字煉意,不斷探察自我內在的幽暗。
這本書,談楊煉或許曾離散於中國,卻從未離散於中文的書寫、創作與生活。
章節目錄
「馬背上的民族,眼睛永遠盯著更遠的一條地平線」——採訪緣起
二○一八年九月八日下午,匈牙利巴拉頓湖畔翻譯之家
吉祥戲院少東家之子。出生地:瑞士伯爾尼
瑞士的和平與暴烈
整理照相冊,母親去世
曾祖父、祖父。父親的兩次背叛
二姨
叔叔的荒誕遭遇
二○一八年九月十日,布達佩斯
蒙古人奶奶
日據時代的躲與遊
「玩」自己的事
貓狗年月
二○一八年九月十一日,布達佩斯
毛澤東思想宣傳隊裡的初戀
黃土店村的「階級鬥爭」和插隊女孩
初戀的分手和第一次婚姻
《今天》的活動與擺脫跟蹤
第二次婚姻
二○一八年九月十二日,布達佩斯
嚴文井,父輩歷史縮影
跟邵燕祥、謝冕等人的交往
北京的地下文學與黃皮書
藍總是更高的
向大海報了仇
在紐約,認識艾倫・金斯堡
在美國暫停了八個月
悉尼大學的一年
第一次回中國和再去美國
蘇珊・桑塔格
阿什伯利
二○一八年九月十三日,布達佩斯
阿多尼斯
高行健
解構鄉愁
鬼話與鬼府
二○一八年九月十四日,布達佩斯
汪氏小苑和揚州菜
親舅姥爺史東山之死
舅姥爺徐遲之死
二○一八年九月十六日上午,布達佩斯
但丁式的煉獄旅行與〈諾日朗〉
尋找大地本源的生命力與《豔詩》
主動和自覺地創造自己的「本地」
精神的深度、思想的深度
漢語音樂和音韻的自覺
莊子的傳統
二○一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,白雲機場廣州酒家
談芒克
說顧城
我的寫作像考古
寫詩需要一張熟悉的桌子
卻顧所來徑
附一:楊煉的詩
母親的手跡
二姨的肖像
奶奶的船
京劇課
蝴蝶——柏林
一粒葵花籽的否定句——致艾未未
一九八九年(死者之年)
在特朗斯特羅默墓前
附二:楊煉創作年表及中外文作品出版目錄
附三:楊煉文學小傳及評論摘要
二○一八年九月八日下午,匈牙利巴拉頓湖畔翻譯之家
吉祥戲院少東家之子。出生地:瑞士伯爾尼
瑞士的和平與暴烈
整理照相冊,母親去世
曾祖父、祖父。父親的兩次背叛
二姨
叔叔的荒誕遭遇
二○一八年九月十日,布達佩斯
蒙古人奶奶
日據時代的躲與遊
「玩」自己的事
貓狗年月
二○一八年九月十一日,布達佩斯
毛澤東思想宣傳隊裡的初戀
黃土店村的「階級鬥爭」和插隊女孩
初戀的分手和第一次婚姻
《今天》的活動與擺脫跟蹤
第二次婚姻
二○一八年九月十二日,布達佩斯
嚴文井,父輩歷史縮影
跟邵燕祥、謝冕等人的交往
北京的地下文學與黃皮書
藍總是更高的
向大海報了仇
在紐約,認識艾倫・金斯堡
在美國暫停了八個月
悉尼大學的一年
第一次回中國和再去美國
蘇珊・桑塔格
阿什伯利
二○一八年九月十三日,布達佩斯
阿多尼斯
高行健
解構鄉愁
鬼話與鬼府
二○一八年九月十四日,布達佩斯
汪氏小苑和揚州菜
親舅姥爺史東山之死
舅姥爺徐遲之死
二○一八年九月十六日上午,布達佩斯
但丁式的煉獄旅行與〈諾日朗〉
尋找大地本源的生命力與《豔詩》
主動和自覺地創造自己的「本地」
精神的深度、思想的深度
漢語音樂和音韻的自覺
莊子的傳統
二○一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,白雲機場廣州酒家
談芒克
說顧城
我的寫作像考古
寫詩需要一張熟悉的桌子
卻顧所來徑
附一:楊煉的詩
母親的手跡
二姨的肖像
奶奶的船
京劇課
蝴蝶——柏林
一粒葵花籽的否定句——致艾未未
一九八九年(死者之年)
在特朗斯特羅默墓前
附二:楊煉創作年表及中外文作品出版目錄
附三:楊煉文學小傳及評論摘要